高溫警報!孩子中暑的 6 大警訊與預防秘訣:家長必看夏日保健指南!

炎炎夏日,當氣溫屢創新高,「高溫警報」頻頻響起,家長們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外出活動時可能遇到的中暑問題。孩子體溫調節能力不如成人,在酷熱環境下更容易發生熱傷害。但您知道嗎?中暑的警訊不只發燒、頭暈那麼簡單,有時候孩子的小狀況,可能就暗示著身體正處於危險邊緣!


什麼是中暑?孩子為什麼更容易中暑?

「中暑」是熱傷害中最嚴重的一種,當身體產熱與散熱機制失衡,導致體溫急劇升高(通常超過 40°C),並伴隨中樞神經功能障礙時,就稱為中暑。

 >孩子更容易中暑的原因:

  1. 體溫調節能力不成熟: 兒童的汗腺發展尚未完全,散熱效率比成人差。

  2. 體表面積相對較大: 相對於體重,孩子的體表面積較大,更容易從環境吸收熱量。

  3. 活動量大: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,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過度活動,產生大量熱能。

  4. 表達能力有限: 幼童可能無法清楚表達身體不適,導致延誤發現。


6大警訊注意 : 孩子可能中暑了!

孩子噁心嘔吐很可能是中暑警訊_營養專欄 預防中暑_覓樂MI LOVE

中暑的症狀可能從輕微到嚴重,家長們應提高警覺,注意孩子身體發出的細微訊號:

警訊一:核心體溫升高,皮膚發熱、乾燥或大量出汗後停止排汗

這是中暑最關鍵的指標。孩子可能體溫飆升(通常超過 40°C),皮膚摸起來非常熱

初期可能大量流汗,但嚴重中暑時,身體散熱機制失效,反而會出現皮膚乾燥、潮紅且不再出汗的現象,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!

警訊二:行為與精神狀態改變

  • 意識不清、反應遲鈍: 孩子可能變得迷糊、對外界刺激反應慢半拍。

  • 煩躁不安、易怒或情緒低落: 異常的情緒變化。

  • 昏迷或抽搐: 這是非常嚴重的警訊,需立即送醫。

警訊三:頭痛、頭暈或噁心嘔吐

這些是熱傷害的常見前兆。如果孩子在熱環境下抱怨頭痛、頭暈,或出現噁心、想吐的狀況,務必立即將他們帶到陰涼處休息。

警訊四:肌肉痙攣或軟弱無力

高溫下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流失,可能引起肌肉不自主的抽筋,或是孩子感覺全身無力、癱軟

警訊五: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

身體為了散熱會加快心跳和呼吸,以輸送更多血液到皮膚表面,排出熱量。若發現孩子心跳明顯加快、呼吸喘促,應立即降溫。

警訊六:眼神呆滯或步態不穩

中樞神經受影響的表現,孩子可能眼神空洞、反應遲緩,甚至走路搖搖晃晃、無法保持平衡。

酷夏防線預防孩子中暑的五大秘訣!

預防勝於治療!掌握以下五大秘訣,讓孩子遠離熱傷害:

夏日活動大確保孩子多喝水_營養專欄 預防中暑_覓樂MI LOVE

秘訣一:補充水分,少量多次不間斷

  • 定時喝水: 即使孩子不說渴,也要每隔 15-20 分鐘提醒他們喝水,每次少量多次。

  • 不只白開水: 流汗多時可適量補充稀釋的運動飲料或電解質水,補充流失的電解質,但避免高糖飲料。

  • 多吃蔬果: 蔬果中含有豐富的水分和電解質。

秘訣二:選擇合適的衣物與活動時間

  • 輕便、透氣、吸汗: 選擇棉質或排汗功能的淺色、寬鬆衣物,有助於汗水蒸發散熱。

  • 避免正午: 盡量避開上午 10 點到下午 2 點這段日曬最強烈的時間外出活動。

  • 善用防曬: 外出時戴寬邊帽、太陽眼鏡,並塗抹防曬乳。

秘訣三:規律休息,保持環境通風涼爽

  • 定時休息: 戶外活動時,每隔一段時間就到陰涼處或室內休息。

  • 保持通風: 室內使用風扇、冷氣,維持空氣流通和適宜溫度(建議室溫 26-28°C)。

  • 避免密閉空間: 絕不可將孩子單獨留在密閉、停放的車輛內。

秘訣四:飲食均衡,清淡消暑

  • 清淡飲食: 避免油炸、辛辣等高熱量食物,增加身體負擔。

  • 多吃蔬果: 補充水分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如瓜類、番茄、莓果等。

  • 少量多餐: 避免一次性攝取大量食物。

秘訣五:留意特殊狀況與就醫時機

  • 嬰幼兒與慢性病童: 這些孩子對熱更敏感,需要特別留意。

  • 症狀惡化立即就醫: 若孩子出現意識不清、持續高燒不退、抽搐等嚴重中暑警訊,務必立即送醫,並在送醫途中為其降溫(如擦拭身體、冰敷腋下鼠蹊部)。


高溫警報來襲_營養專欄 預防中暑_覓樂MI LOVE

聰明防護:讓孩子盡情揮灑汗水

夏日炎炎,是孩子盡情玩樂的季節,但同時也潛藏著熱傷害的風險。身為家長,了解中暑的警訊與掌握有效的預防秘訣,是我們為孩子健康把關的重要任務。從日常的水分補充、衣著選擇、活動安排到環境管理,每一個小細節都能為孩子築起一道防護牆,讓他們在陽光下盡情揮灑汗水,健康安全地享受每一個歡樂時刻!

您在夏天會特別注意孩子哪些方面呢?有什麼獨特的消暑秘訣可以分享嗎?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